阅读历史 |

第23节(2 / 4)

加入书签

着性子道,“种子是我闺女托人花高价从实验室带过来的,据说是抗寒实验品种,产量低,但口感特别好,种得特别费劲,田地是要新开垦出来的,农家肥都要配比,从播种到收割,期间不能使用任何化肥农药,就连生了虫子都得用人抓,就这点产量累了我半年,真要是卖得便宜了,那我可就赔死了。”

中年男人用手抓了一把,凑到口鼻间,果然一股子米香扑面而来,米粒狭长饱满,带着些微的绿意,颗颗晶莹,甚至比自己以前在盛京吃到的品质更佳。

“这真的是本地产出来的?”中年男人有些不可思议。

☆、 高价碧粳

夏妈顿时乐了,带着点小得意的显摆道,“我骗你干嘛?今年就是产量少,等明年我多种点就好了,你要是不信,我家就住在桃溪村,你去看看也行……我闺女找了个男朋友,特别有本事,好像跟什么实验室有关系,没少给弄来新品种的粮食水果,俩孩子今年承包了好大一片果园,又盖了什么智能温室,哎,反正我也不懂,俩孩子自己折腾着好大一摊子。”

中年男人细细回想了一下,这才想起来,“我记得,好像是桃溪村今年确实有人承包了八百亩荒山,好像还盖了智能温室,县里独一份,农科所那边没少眼馋……没想到,居然是为了折腾这个?”

夏妈咬紧牙关,秉承着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想法,用随身带的小口袋,抓了两把米,递了过去,“给你们带回家尝尝,这些煮粥喝,够一家三口的……尤其是老人和孩子,吃着特别好,就当是请你们帮我的忙,要是觉得好吃,就跟亲戚朋友推销一下。”

中年男人连忙摆手拒绝。

夏妈向来热情,哪里容得人拒绝?心里打定主意,反正一个也是给,一群也是给,就当是给他们试吃了,用小塑料口袋每袋抓了两把,挨个塞了过去。

给了好几个人,还说明是请人帮忙推销,连市场管理处的两个人都有,倒叫他们俩有些不好意思拒绝了。

反复推却了几次,打头的中年男人却始终都不肯接过,夏妈灵机一动,将两袋塞给了身后秘书模样的人。

秘书总算是顺理成章的收下了。

领导们继续视察,市场管理处的两人也再不提逼着夏妈降价的事,夏妈也顺势继续在这叫卖,总不能二十块钱白花了,是吧?

还别说,送走了几个领导模样的人,还真有县城里的有钱人跟风似的买了一斤,打算拿回家尝尝。

从集市视察出来,那位陈副县说了几句官面上的话,转身坐车回县办公大楼时,这才低声吩咐秘书道,“把给我的那份碧粳米,以县里的名义,送去省城农科院检测一下,具体检测一下营养含量以及是否有农药残留。”

秘书微微低头,“拿我的那份做检测就行了,陈县,您胃不好,又是南方人,吃不惯北方的面食,好不容易得来点好米,您带回家熬粥喝吧……又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。”

陈副县哈哈一笑,拍了拍秘书的肩膀,“那行,我就占你一次便宜了。”

秘书犹豫了一下,忍不住好奇追问道,“陈县,您说……一斤米,四五百块钱,能有人买吗?这也忒贵了吧!”

陈副县笑了笑,“这你就不懂了,现在国内的高档米主要被倭国占据,国外的普通的大米也敢卖上一两百块钱一斤,吃的就是一个绿色无公害……而我们国内呢?真正的高档米种类多,但是数量少,而且基本上都是特供用的,少量流入市场,也很快被那些富豪们抢购一空,普通人吃不着。”

“就不能扩大产量吗?”秘书好奇追问。

陈副县摇头,“说得容易,做得难啊!国内高档米,濒临灭绝边缘,对生长条件、气候以及土壤要求极为苛刻,就算是能从实验室改良出来,也失去了原有的口感风味,现在网上卖的那些打着碧粳米、胭脂米旗号的,要么是改良后扩大产量的,要么就是普通的绿米、红米,口味不及纯正品种的十分之一。”

说着,陈副县看向窗外,喃喃自语的道,“只要能达到纯正碧粳米口感风味的一半,县里就可以对这个项目加大扶持力度,说不准,我们百林县真的能成为高档米的生产基地之一……”

回到家,家里空荡荡的,他与妻子早年离异,平常都是在外面应酬,回家也是随便吃一口。

将小塑料袋扔到厨房的流理台上,他刚想去开冰箱,随便吃点速冻饺子之类的,可低头看见那点子米,想了想,到底放弃了吃速冻饺子的念头,翻出许久不用的铝锅,填了半锅的水,冷水下米。

不大一会,铝锅里发出咕咚咕咚的冒泡声,微微掀开锅盖,清新扑鼻的米香迎面而来,晶莹狭长的白色米身,还夹杂着隐隐的绿意,随着热水的沁入,米粒有了些微的膨胀,却越发的晶莹可人。

“啧,单就是这股米香,就不次于当初在盛京吃的。”陈副县一边用筷子胶东,一边自语的赞叹道。

很快的,随着粥品的煨熟,米粒中的绿色越发明显,阳绿滴翠,映衬着奶白色的米汤,呈现在锅中,精美得宛如艺术品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