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9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爹和娘亲也是这么说的。娘亲还说,我要感谢太妃,若不是她,我也不能嫁给瞻郎……这世间的阴差阳错,当真奇妙。”

盛瞻和却道:“且不一定。”

“什么?”她有些不解。

他含笑看着她,似若有所思,又似在打量她的容颜,片刻方道:“没什么,我不过随口一说,你不用往心里去。”

觅瑜有些狐疑,他这似有深意的模样,可不像是随口一说。

但他既然这么说了,想来她就算再问也问不出什么,而且她也不在乎这些,左右不是什么重要的事,他说随口,便是随口吧。

她乖巧一笑,作为应答。

娘亲总是说她的脑袋里缺根弦,机灵虽有,但不活跃,不喜欢多想,叫人有时欣赏她的淡然处之,有时又觉得她不争气。

可多想做什么呢?日子还不是照样过?就像师祖说的,人旨在进德、修业,其余悉由命走,不必去管。

而且她的夫君看起来很喜欢这份乖巧,眉眼间笑意愈甚,宠溺之情愈浓。

他抚上她的脸庞,道:“既然纱儿在成亲之前没有心仪之人,觉得嫁给谁都一样,又为何想要逃婚呢?”

这话一出,觅瑜的笑容登时僵了僵。

他今天怎么老是问她这些不好回答的问题?要不是他询问的神情比较温柔,含着笑意与宠爱,她都以为他是在刻意刁难她了。

“纱儿……纱儿也不知道……”她扭着帕子回答,“原本我没想过逃婚的,真的,从下圣旨到成亲前夜,我都没这么想过。”

“但——不知道怎么的,忽然就……好像被迷住了一样……”

“被迷住了?”盛瞻和眸色微凝。

她略带局促地点点头。

未免他以为她是在推卸责任,她加话解释:“我不是在给自己找借口,是……真的很奇怪,好像吹来一阵能迷人心智的风,让我的手脚不听使唤……”

“你被迷了心智?”

觅瑜很想点头,表示她是无辜的,但医者的尊严让她点不下去,因为她很清楚,那时的她并没有被什么东西迷住,纯粹是昏了头。

她咬着唇,艰难地否认:“没有……是我昏了头,才会这么做……”

盛瞻和静静听着,眼里划过一丝思量:“原来如此。”

他又露出这样的表情了,他在思考什么?和她有关吗?还是她不知道的事?

他好像有很多谜团,整个人被云雾笼罩,明明奇王时的他不是这样……是她当年还小,没有察觉,还是只有太子时的他才这般?

“瞻郎。”她伸手攀上他的胸膛,纤巧素手在他的玄衣衬托下愈显莹白,嫩如脂玉,“纱儿知道错了,瞻郎原谅纱儿,好不好?”

盛瞻和执起她的手,放在唇边亲了一下:“在这件事上,我从来没有怪过你。”

觅瑜知道,他甚至在她的爹娘面前替她分说过,她原本也是安了心的,哪料想他今天又提了,她自然会再度感到不安。

她又不能指责他旧话重提,毕竟这事是她理亏,只能用低软的态度求他保证。

还好,他一如既往的仁德宽厚。

她抿出一个羞怯的笑:“能嫁给瞻郎为妻,是纱儿之幸。”

……

当日晚些时候,觅瑜翻阅医书,忽然发现案头多了一本书册,封页朴素,且无封名,以前从未见过,不由感到疑惑:“这书是哪里来的?”

青黛走近瞧了一眼,笑着回答:“这是太子妃从外头带回来的书。奴婢想着,许是什么重要的书,便特意把它放到了桌案上。”

她更加疑惑:“我带回来的?什么时候的事?”她怎么不记得?

“就是昨日。太子妃与太子殿下去正虚观上香,回来后就多了这本书,当时,它与太子妃的佩荷放在一处。”青黛道。

青黛与慕荷身为觅瑜的贴身侍女,在昨日自然也跟着去了道观,不过只在观外等候,不知观内发生了什么事,提起时便神色如常。

反叫觅瑜心中一紧:“昨日?你确定?”

“是啊。”青黛应道,见她的神色不对,变得有些迟疑,“奴婢与慕荷都看见了……慕荷,你说是不是?”

慕荷点头:“正是青黛姐姐说的这般。”

青黛接着询问:“莫非这书不是太子妃的,是太子殿下的?”

是吗?会是他的吗?以昨日的情形,他会有心思寻书吗?且这书在她这里放了一天,若真是他的,他怎么会一句不提?

含着这样的疑惑,觅瑜翻开了书。

书册的扉页上写着三行字:大道五十, 天衍四九,人遁其一。

觅瑜见了,心下思忖, 莫非这是一本道书?真是盛瞻和从正虚观里拿回来的?那这能是一本什么好书……

她抱着这样的想法往后翻, 惊讶地发现书里提及了汝南郡王, 再仔细一看,她的名字也有,次数还比郡王多,只不过用的“赵氏”二字, 她一时没有反应过来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