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(56)寒门照孤月(上)(2 / 2)

许安平癫狂的样子。

相思心底无端一沉。

在许安宗看来,妹妹自幼饱读诗书,虽说平日也爱翻看那些被许安宗嗤之以鼻的话本,但终究才情出众,心有丘壑,眼光独到,兴许能有所助益。

相思得了恩准,便立刻在朱雀门南街购置了“洗墨居”,专供贫寒学子借宿,又按时发放米粮,确保温饱无虞。寒门士子感念公主恩德,高呼感激,私下更是对她推崇备至。

偶尔,周述也会陪相思前去洗墨居,但每每都是袖手旁观,从不插手其事。

有一回,周迎恰巧路过,见相思亲力亲为,不由冷嘲热讽几句,甚至还想动手动脚。他素来好色,对这公主也是觊觎已久,碍于周述,也只能偷偷看看。苏禾一把扭住他的手臂,周述哎呦几声悻悻而去。

可谁知,当天他骑马出城游玩,突遇烈马发狂,竟被掀下马背,旧疾复发,腿痛得数日无法下地。此事传开,众人私下窃语,皆道此乃因果报应,教周迎不敢再妄言。

许安宗也下定决心,颁布一系列新政:设“明经”“策论”“实务”叁科,允许布衣士子自荐赴考,废除“品状评语”旧制;又将世家恩荫名额由“每代九人”减至“每房叁人”,并立下“科考落第者不可荫补”之规。

为打破世族垄断,特设天枢阁,直属天子,寒门进士可直授监察御史,专司稽查世家贪渎之事;更是将琅琊书院、鹤鸣学宫收归官办,刊刻《九经正义》作为统一科举教材。

许安宗登高而誓:“天子门生遍朝野,朱紫尽出帝王心。”

这一系列新政,使得寒门士子终于得见天光,有志者入朝为官,才俊之辈层出不穷。因相思先前多有帮助,那些新科士子不禁高呼,称自己不仅是“天子门生”,更是“公主门生”。

相思也在公主府多次设宴,款待这些新晋才子。宴席设在花园之中,玉阶之下,清风和暖,曲水流觞。士子们初入公主府,见亭台楼阁错落有致,朱栏碧瓦光彩夺目,不由心生感慨,竟有些拘谨。

相思亲自斟酒劝饮,温言宽慰,气氛方才逐渐热络。

周述是绝不参与得,这些寒门士子对世家破不待见,周述又是手刃许安平的凶手,他们更是嗤之以鼻,颇为蔑视。

觥筹交错间,新科士子们逐渐谈及新政,不觉流露出几分不满之意。有的认为“明经策论”多空谈,而“实务”则杂芜难解,难以真正考量才学;也有的抱怨世家子弟虽少了荫补之便,但仍有祖荫护体,寒门士子的仕途依旧艰难。

正值推杯换盏之际,忽有一位新科进士站起,举杯向相思深深一揖,感恩道:“皇上雄才大略,破旧立新,使寒门士子得以入朝为官,而公主又多加提携扶持,小臣等不胜感激。”

相思微笑道:“各位莫要如此,今后还望你们在朝中有所作为,造福万民。”言罢,自斟自饮,以礼相待。

几名胆大的士子见公主和颜悦色,便凑上前来,叹息道:“臣等确实心怀报国之志,只是有些事儿,公主恐怕不知,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。”

相思蹙眉,问道:“何出此言?”

一名年纪稍长的士子踟蹰片刻,壮着胆子道:“皇上虽设科选士,我等寒门出身,得幸为官,原本满怀壮志。但皇上却设立‘天枢阁监察使’‘寒门议政堂’‘密折直奏制’互相监视,要求科举新贵每日呈报同僚言行。如此一来,臣等如何与同僚相处?”

另一士子也忍不住开口,满面愁容:“还有一事。皇上强行将六部拆分为十二曹,每个寒门侍郎配两名世家郎中,政令刚出尚书省便被掣肘……臣等纵有补天之志,也难施展拳脚。”

众人面面相觑,哀声叹气,颇有几分无可奈何。

有一人观望着公主的颜色,试探道:“若是公主能在皇上面前进言几句,或许事半功倍啊……”

相思本还存欣慰之心,此刻却悄然坠入谷底。她明白,寒门士子的志向不假,可在新政之下,他们的处境却依然艰难。

为缓和气氛,相思亲自奉酒,笑言道:“莫要愁眉苦脸,不如即席吟诗,以畅心怀,暂时将朝政抛在脑后。”随后,她取出几幅亲绘山水相赠,权作鼓励。

席间,一名年轻士子缓缓站起,朗声吟道:“堂堂烈士志,皎皎玉壶冰。愿持赤心贯日月,何惧风波起前程。”笔下字迹分明,锋芒毕露,字字如铁,声声似钟。

相思微微一怔,抬眸望去,那士子亦正注视于她,朗声一笑:“小臣不过游戏之作,公主见笑了。”旋而信手又飞快写下一首,当真才思敏捷,思如泉涌。

有人附耳轻声道:“此人名厉明舟,才名远播。只是答卷锋芒太盛,皇上担心其心性未稳,特意将他改为第叁名,以敲敲锐气。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